熱門文章
心累又斷不了的關係,找到不委屈的自我保全之道
發表時間:2025-05-05 點閱:351
許多人無法輕易脫離自戀型關係,而幾乎每個人都至少有一段無法真正結束的自戀型關係。
光是告訴自己「這段關係有毒,我要離開」往往太簡化了,也許你之所以留下來,是因為有孩子要照顧、需要這份工作,或無法想像與父母或家人斷絕關係,再難相處也要忍耐。也許你需要那個夥伴,儘管這段友情正在消耗你的心力。無論選擇留下的理由是什麼,如果想在關係中療癒,你就得改變與這些人的相處方式。但留下的理由不能是因為希望關係會改善,或覺得自己應該試著忍耐和調適。選擇留下代表你要找到不受傷的方式來維持這段關係,並讓自己有空間療癒。
本章會分析在自戀型關係中,如何拿捏留下與保持部分聯絡的平衡,還會提供重要生存技巧和訣竅。想要在關係中療癒與成長,需要你清楚覺察到發生什麼事、準備好面對與自戀者的對話、從中逐漸復原、關注起心動念,而且絕對要保持務實的期待,以消化可能一再出現的失望和悲傷。本章中的練習有助你忠於自己、堅持目標、避開衝突、進而找到變通方案,不讓這段關係對你的貶抑影響個人發展。
♦ 感覺自己不一樣了
你可能不喜歡自己在自戀者身邊的樣子,或不喜歡留在這段關係中對你的影響。
你日常的念頭可能愈來愈不安,甚至會羨慕那些生活中沒有自戀者困擾的人,例如擁有幸福婚姻的人、有慈祥父母的人,或是合作風氣良好的職場環境。
首先,務必要認識到,這些關係都是在迫使你重塑自我認同來求生,甚至你的自我認同可能本來就是在這些關係中形成的。
任何含有「應該」的想法都很危險(例如「我看到姐姐的婚姻美滿應該要開心」、「我看到朋友家人關係緊密應該要開心」、「我不應該對別人抱有惡意」)。這些「應該」也許是種理想,但沒有人是完美的,所以這些感受都很正常。看見自己腦海中的「應該」思路,認清這是源於你對正常與健康生活的渴望,然後練習對自己溫柔一些。
♦ 對自己很苛刻
你選擇留在關係中時,就等於選擇了讓自己留在遭到貶低的環境,而重視自己與療癒等行為往往與留下來有所矛盾,甚至可能會遭到自戀者或周圍的人嘲笑。
你可能會發現,你對自己說的話比自戀者對你說的話還要惡毒。遺憾的是,對自己很壞其實是「拼湊碎片」的方式,你持續抱持自己「很糟糕」的觀念,並受到對方對待你的方式所強化,而你的自我對話則進一步反映了這一點。
♦ 「低接觸」策略
潔西卡發現姊姊不顧自己多次抗議,仍然在散播毫無根據的八卦,就選擇了另一種因應方式:低接觸。除了家庭聚會之外,潔西卡不再主動聯絡姊姊。她學會僅對姊姊的孩子、天氣或家中重新裝潢敷衍寒暄幾句,然後就離開現場,避免進一步對話。完全接納現實後,姊姊的行為依然會讓潔西卡有點不舒服,但她也不再感到意外。她藉由低接觸,得以維持家中其他重要的關係,同時避開姊姊的百般操縱。
所謂低接觸,是指你一年只參加數次家庭聚會,或只在孩子的足球比賽上見到前夫或前妻。你與對方一定得交談時,刻意選擇中性的話題,像是聊聊天氣或市中心新開的咖啡廳。低接觸的意思是在情緒升溫前抽身離開。這種方式雖然聽起來簡單,但實行時往往會面臨挑釁(自戀者利用敏感話題來激怒你),或來自縱容者的壓力(如「拜託,弟弟沒那麼糟啦」或「別這麼冷淡,放輕鬆點」)。低接觸的意思是堅守立場,即使敏感話題或壓力浮現也一樣。這其實是一種折衷的方法,能讓家人相處時還算和諧、職場順利運作、孩子感覺安心一點,也讓社交圈保持融洽。
►►本文摘自:《毒性關係斷捨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