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與扶桑的邂逅:日治時期台日文學與戲劇流變

點閱:14

其他題名:日治時期台日文學與戲劇流變

作者:吳佩珍著

出版年:2022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 國立臺灣大學發行

出版地:臺北市

集叢名: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研究篇:14

格式:PDF,JPG

頁數:308

ISBN:9789863505761

EISBN:9789863506270 EPUB; 9789863506300 PDF

分類:文學評論  

附註:含索引

  本書重新省視台灣、日本乃至東亞區域之間「越境」的歷史、文學、戲劇現象,其中如何呈現移植、抵抗、消長、互補與易位的諸多面向。構成為三部八章,第一部主要以「敗者史觀」重新檢視參與「乙未戰役」而渡台的「敗者」集團,以及之後承襲「敗者」系譜的渡台日人其殖民事業與文業。第二部透過「戲劇現象」觀察日本帝國境內乃至東亞的人流與政治脈動共振下,如何產生錯綜複雜的網絡。我們看見日本戲劇的近代化透過「演劇改良運動」帶動戲劇改革,與日本帝國擴張的時程與日俱進,「新領土」台灣也成為展演帝國欲望的新舞台。第三部主要探討活躍於日本「內地」的台灣混血詩人饒正太郎與在台日人作家坂口䙥子的「易/異地書寫」。台、日重層與流動的歷史、戲劇與文學現象,有時強化,也有時顛覆二地的「政治力學」關係,甚至在東亞區域遊走,尋求連帶,企圖游離於「帝國霸權」之外。福爾摩沙與日本在歷史、戲劇與文學領域的「邂逅」與拾遺,是本書希望能從被禁錮於強烈的政治意識形態樊籠中解放出來的一些斷片。唯有被解放,才能被看見。

作者簡介
 
吳佩珍
 

  美國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文明學系碩士、日本筑波大學文藝言語研究科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專門領域為日本近現代文學、殖民時期台日比較文學。
 
  著有《帝国幻想と台湾1871-1949》(合著)、《真杉靜枝與殖民地台灣》、〈日本新劇與台灣「理蕃事業」:以川上音二郎、太郎冠者(益田太郎)為中心〉、〈自由戀愛的新世代:日治時期台灣女作家群像〉等。另有台日二地文學與學術專書的譯介與編譯,台日文學導讀與隨筆散見於專書、雜誌。

  • 圖版目次
  • 序章
  • 結章
  • 後記
  • 各章初刊一覽
  • 圖版出處
  • 參考文獻
  • 索引